《乘风破浪》中姐姐们的性格特点 人气高的选手才能保持长久曝光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于5月20日开播了,节目更名为《乘风破浪》,一如前几季的未播先火。  图源:芒果TV视频截图  第三季中,参赛的姐姐们,既有演员、歌手,又有运动员、舞者,专业领域相比前两季更加多样化,这样的反…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于5月20日开播了,节目更名为《乘风破浪》,一如前几季的未播先火。

  图源:芒果TV视频截图

  第三季中,参赛的姐姐们,既有演员、歌手,又有运动员、舞者,专业领域相比前两季更加多样化,这样的反差叙事更具话题点,成为新一季的有力看点。

  图源:微博@乘风破浪

  节目在播出第一期后共计收获695次全端热搜,33次登顶全网榜单TOP1,创下首播高热度。

  其中,节目嘉宾“甜心教主”王心凌作为众多网友的“青春记忆”,更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爱你”的甜蜜热潮。

  图源:微博@王心凌

  网友纷纷发言:“死去的回忆突然攻击我” “初听齐刘海,如今地中海”,给大家带来一波实实在在的回忆杀。

  图源:微博@乘风破浪

  同时,网友纷纷开始在网络上复刻包括翻唱、翻跳、混剪等多个版本版《爱你》,掀起一阵“甜蜜风暴”,不少网友也自称为“王心凌男孩”“王心凌女孩”,为自己的青春回忆加油打call。

  图源:公众号@不止剪辑

  《40岁王心凌再唱《爱你》,

  炸出一大波中年男粉丝》截图

  的确,不论是周杰伦的线上演唱会近一亿次观看,还是王心凌在舞台的活力唱跳多次攻占话题榜首,都落点到曾经华语乐坛的黄金年代所赋予每个人不同的青春回忆,而关于青春的记忆永不过时。与其说是人在唱歌,不如说是歌在唱人,能唤醒记忆的歌里面有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乘风破浪》是芒果TV推出的女团成长综艺节目,虽以女团为名,但成员不是大众传统审美中迎合市场标准的年轻女孩,她们都是有资历的女明星,已经拥有了各自鲜明的性格和娱乐市场,通过节目组的再度挖掘,“姐姐们”的现实形象、节目形象以及网络舆论形象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使得“姐姐们”原本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接地气。

  图源:《乘风破浪》第一期

  1

  《乘风破浪》中的议程设置

  “乘风破浪”系列综艺节目,屡屡未播先火。在此次第三季中,播出第一期后共计收获695次全端热搜,33次登顶全网榜单TOP1,创下首播高热度。这与其媒体的议程设置的分不开的。

  首先,《乘风破浪》节目组擅长站在受众的角度来创新节目议题,以满足受众的猎奇需求。如“王心凌 断层”“怎么给王心凌投票”“王心凌粉丝购入芒果股票为其加油”“张天爱乘风破浪的三个朴实愿望” 等与其他选秀节目有所区别的内容,通过节目事件、人物曝光度以及用户参与度打造极具话题感的节目议题,以满足网友的社交与猎奇心理,获得持续的流量和关注。

  图源:微博热搜截图

  又如蔡卓妍、钟欣潼虽然唱跳俱佳,但在“浪姐”的舞台上,可能会面对不擅长的曲风和舞蹈,她们又将如何应对?那英、宁静、张蔷、许茹芸、阿雅、Twins,都是流行文化领域的代表人物。她们加盟《乘风破浪》,是对70后、80后观众群体的呼唤,更激起观众对她们尝试不同风格的好奇心理。

  其次,节目组擅长借助热点事件进行议程设置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如参演嘉宾柳翰雅,艺名阿雅,近两年她主持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等都获得不同反响,具有一定的话题度。黄小蕾年初也凭借在《人世间》中出演乔春燕而广受好评。王心凌更是作为“甜心教主”“青春回忆”成为万众期待。徐梦桃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了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这是《乘风破浪》首度迎来奥运冠军的加盟。借助热度较高的姐姐团成员进行议题包装,再加上节目组富有技巧的语言包装手法,使得节目的热度居高不下。

  图源:微博@微热点

  2

  女性媒介形象建构有“真人”也有“秀”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提出“性别凝视”的概念,指传统社会中女性通常受到来自男性的凝视,同时为获取男性关注,女性还会对自我进行观察及反思。

  近两年的《创造101》和《青春有你》等为代表的传统女团养成类真人秀节目,以男性凝视下的审美作为标准,带来一股日韩女团风。而《乘风破浪》系列节目可谓是“逆流而上”,打破传统女团“媚青”的刻板印象,聚焦于“30+”女性群体的个人价值呈现,她们展示的真实、独立、洒脱和冒险精神,恰恰弥补了荧屏上长期以来单一的中年女性形象。

  在节目中,每位嘉宾都独具风格,极具个性。搬家时把自己的个人磁带、杂志封面全扔了的张蔷,她的“快乐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事情”被网友评为姐姐金句截图收藏。面对镜头坦言自己过去的黄奕,也洒脱直言“现在就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样子”,或是说“坚持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多年挺酷”的赵梦。她们都用自己真实率性的态度诠释了自身的生活价值和态度,展示了从公域延伸到私域后“姐姐们”形象,使得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敢于表达、敢于发声的女性在观看节目时获得了一种成本最低的替代性体验。

  尽管《乘风破浪》倡导真实、个性、打破传统,不再通过专业评委对她们进行模板化评判,但观众所看到的内容,依然是经媒介“艺术加工”后的景观形象。例如第一季中宁静的“毒舌”、万茜的高冷、李斯丹妮的“傻白甜”等形象的构建,这些均是作为节目创作者自我景观化后的呈现。而节目对选手的再挖掘扩大了其形象张力,这种反差感增强了节目的戏剧性,激发观众的兴趣。

  图源:公众号@CHRISON作势

  德波指出:“景观是一种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 在媒介无处不在的今天,人们所处的真实世界沦为简单的图像,而媒介所展示出的影像却被升格成为看似真实的存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媒介呈现出来的影像,节目中所呈现的人物是媒介化后的景观,看似并未参与其中的观众实际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图源:《乘风破浪》第一期

  3

  操纵与规训,文化工业下的消费主义漩涡

  阿多诺认为战后资本主义使娱乐和大众传媒成为文化工业,所有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与消费趋向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高复制化和高消费化使审美和韵味消解,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文化商品拜物教下构成物物关系,大众在娱乐和消费中被麻醉、操控。

  节目看似倡导正确审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不惧年龄,不惧他人目光,实则在流量至上时代,流量大、人气高的选手才能保持长久曝光,而这样的人也是最能反映文化工业模式下大众审美与想象之人。

  日常的探讨片段也集中在容貌管理和身材焦虑这样的消费主义陷阱中,热衷于用一以贯之的市场标准对女性身体进行反复规训。最终,在同质化符号的浸染之下,“姐姐们”逐渐被脸谱化、类型化。

  图源:微博话题热搜截图

  《乘风破浪》中年龄“30+”的女艺人身着青春靓丽的女团服饰,是美丽与优秀的代名词,而拥有“姐姐”同款服饰、同款发型、同款身材意味着这样一种替代性满足的具象化与符号化。在这样一种大众媒介的鼓励下,女性看似可以对自身进行独一无二的塑造,但实质却是成功地被消费主义所利用,变成了可视的符号。

  女性身体与其身上的物品构成了符号网,通过抽象化的过程相互赋值,身体的解放通过拥有某种物品得以展现。以消费主义宣扬的女性身体上的解放莫名地被置换为了女性解放,同时也成功地搁置了女性的真正解放。

  总之,《乘风破浪的姐姐》从节目定位、主题立意及网络营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国内制作团队在思维转型和内容创新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女团的刻板印象,丰富了女团形象的多样性,传递出了积极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在尝试唤醒女性意识的综艺节目中打响了“第一枪”,“她综艺”正逢发展春风,但真正唤醒女性意识,更好地彰显并传递当代女性文化价值这一目标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王心凌##《乘风破浪》王心凌再唱《爱你》##王心凌为什么又火了#

  【今日互动】

  看了《乘风破浪》后,你pick哪位小姐姐呢?赶快来评论区表白吧!

  【参考文献】

  [1]《乘风破浪》官宣艺人,第三季的“姐姐”们有哪些新看点?

  https://mp.weixin.qq.com/s/MEV0Ap95E_l0B977mDKLzA

  [2]网综《乘风破浪的姐姐》破圈密码探析 裴怡静(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3]《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多重凝视解读 胡欣妍,和凌岚(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4]《乘风破浪的姐姐》走红的传播机制与创新表达 于占豪(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

  [5]从 “年龄焦虑” 到 “姐圈文化” ——《乘风破浪的姐姐》 的中年女性困境及其解围之路 曾一果 肖英

  [6]电视文化视域下女性综艺节目的叙事特征及思考 ——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 樊俊苗(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7] 解构中的建构: 女性媒介形象的现代性凝视——以《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 郑芳菲 (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8] 媒介性别凝视下的景观呈现 ——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 文/刘海粟 杨娟

  [9] 议程设置理论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 文/张丽阳

  被黄小蕾劝吃兔头的王心凌,头发丝都写满了抗拒……

  中途吴谨言看不下去主动吃了黄小蕾递的兔头,吴莫愁犀利总结:像挡酒似的。

  场面很好笑,但说实话,黄小蕾这种做法真的不合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兔头,连香菜都有厌恶和执着的,大家的饮食取向不一定完全相同。

  强行让别人接受自己不想尝试的东西,不仅别人抗拒,自己也可能因为一直被拒而尴尬,我们喜欢的东西,可以安利,但不能强行安利。

  安利是分享快乐,强行安利,却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适上。

  当然,相信黄小蕾没有恶意,她只是想把自己认为的美味分享给喜欢的人而已,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陷入这种思维里,目的是善意的,做法却欠考虑。

  我小时候便遭遇过类似的事情,家长为了给我补身体,专门开车去几十公里外找一家狗肉火锅店,完全是为了我才去吃的,他们平常极少吃。

  但我受不了那个味道,只能干吃米饭,他们就觉得我吃一口就会接受,一直劝我吃,实在不好意思就尝了一口,然后现场给他们表演了一曲《呕吐》。

  不是故意吐,是生理上就接受不了,那味道对我来说跟香菜一样,都是人间巨毒,因为吐得太厉害,连黄水都呕出来了,整个饭局都被搞砸,后来他们就不敢劝我吃这类东西了。#《乘风破浪》姐姐们的社交名场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304570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